English

叶赫曾有词人出

●抚今追昔
1998-07-08 来源:生活时报 ●王伟瀛 我有话说

两年前的一个夜晚,我站在吉林省梨树叶赫的古城遗址上,绿野田畴虫声吟唱。400年前,居住在这里的叶赫部落被努尔哈赤灭掉。晚风中,我没有想到慈禧,我想到的是金台什的曾孙——大词人纳兰性德。

观电视连续剧《康熙大帝》,看着少年康熙的形象,但不知为什么,我时时地想起康熙的同龄人——纳兰性德。剧中的一个人物明珠,后来成为宠臣,是一个大贪污犯。他就是纳兰性德的父亲。并非是有其父必有其子,纳兰性德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词人,与其父性格截然不同,他只活了31年,并没有看到他父亲可悲的下场。他的瑰丽的词章走进中国文学史,被称之为清初第一大词人。很难想象,在明珠那样的家庭里,怎能产生出纳兰性德这样的词坛巨子?

“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”30年前,纳兰性德这首调寄《长相思·出塞》的词拨动了一个少年人的心。这少年就是我。那时起,我开始了寻找满族词人纳兰性德作品的历程。纳兰,即是纳拉的音变,纳兰性德的姓应是纳拉,叶赫即是纳兰性德的祖籍。清兵1644年入关,纳兰性德生于1654年,先祖的血泪史不能不记在少年纳兰性德的心间。他对叶赫这片土地存有什么样的感情呢?这个问号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。

“文革”期间,一把焚书大火,烧得民间难以找到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,到哪里寻纳兰的《通志堂集》?从“清史稿”中获得了一些纳兰性德的史料。性德少年多才,风雅倜傥,誉满京华,康熙15年成进士,后官至一等侍卫,常在康熙皇帝左右,具文武全才,既精于琴棋书画,又善骑射,挽雕弓,发无不中,夜读书,影伴孤灯。康熙21年,他曾陪同皇帝一道东巡,祭福陵,游盛京,渡松花江,登长白山。这期间他也曾凭悼过叶赫古战场,东北大地留下了他的足迹与诗章。10年前,广东出版社出版了纳兰性德的《饮水词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了《通志堂集》,我才得以通读了纳兰性德的全部著作。

纳兰性德的词,风格婉丽,可直追南唐后主李煜,既有“骚情古调,侠肠隽骨”之作,又有“哀伤婉丽,缠绵凄绝”之章,在他短短的10年写作生涯中,为后人留下了340多首词。他一生周旋于征鞍杯酒之中,交游于满汉文士之伍,做了很多团结汉族知识分子的工作。他重友情、爱文友,广交为清廷畏嫉的江南士子。在满汉之间成见甚深的清初,他的表现是极为难能可贵的。在加强民族团结,稳定清初政局方面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纳兰性德在凭吊叶赫古战场时,留下了《满庭芳》一词。词中有句:“斜阳下,断碣残碑。年华共、混同江水,流去几时回。”从中可见他对叶赫部落破灭的沉痛哀悼之情。如今,梨树叶赫要能成为旅游胜地,人们不但要知道慈高和慈禧两个皇后,也应知晓纳兰性德啊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